English

补钙,别跟着人家“起哄”

2000-08-18 来源:生活时报 孙淇 我有话说

据中国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中,以钙缺乏最为明显,人均钙摄入量仅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的50%。于是全民缺钙、全民都需补钙的论调一流传便是几年不衰。甚至引发众多家庭对缺钙问题的恐慌,补钙品一火再火,宣传广告一个“雷”接一个“雷”以致产生了许多补钙误区。为了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补钙”,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出了今年第9号消费警示。

据中国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中,以钙缺乏最为明显,人均钙摄入量仅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的50%。这无疑是近年来全民补钙热的理论基础。但我国国民钙摄入量的实际状况是:一方面,就总体而言,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确实偏低。我国营养学会公布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毫克,青少年及孕妇钙摄入推荐量为1200~1500毫克,但目前我国居民每日摄钙量为400毫克左右,摄钙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摄钙量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并非人人缺钙,牧业区人群以及豆制品摄入量较高地区人群的钙摄入充足,蛋奶摄入较多的城市人群及沿海食用鱼类较多的人群钙摄入也较充足,而内地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以米面菜为日常主食的人群钙摄入量偏低。

透过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传达给对补钙问题感兴趣的人们这样一种信息或暗示:在似乎全民缺钙、人人需要补钙的形势下,通过食补已不足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钙质,更不要说对业已缺钙体质的钙补充,因此必须得集中补钙,通过专门服用补钙产品,才能迅速、完全地补充人体中的钙质,从而摆脱身体缺钙造成的不利局面。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钙,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针对国人补钙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警示消费者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

专家认为,根据对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水平的调查,缺钙是在中国居民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重视缺钙问题,提高补钙意识,预防钙缺乏症的发生,在中国这个以植物性来源的食物为主的国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补钙并非必须服用钙制剂。以食补为主,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奶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和大众食品中强化钙,是改善中国人群钙摄入量缺乏的最有效途径。

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主要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在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避免发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多数专家认为,一般成人每天补充八百毫升钙是安全的,并非多多益善。长期大量服用补钙制剂,可能引起便秘,肾功能不良患者由于钙的排泄受影响而形成肾结石。

儿童期需要钙主要用于骨钙生长和矿化,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奶类和奶制品的摄入量;女性由于怀孕、哺乳,更容易缺钙,所以更应该重视补钙,应多食高钙食品,孕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后确认为缺钙的妇女,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补钙制剂;老年人由于机体吸收能力降低,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